花间一盏茶,杏花吹满头。
春日里的活动中心,迎来了20位小小茶文化志愿者,共同开启了属于这个春天的茶香记忆。
3月17日,百日红·文书坊以礼修身篇“习茶礼修身性”活动在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成都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承办。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分别为茶艺培训及茶艺展示。一起来看看小小志愿者们是如何知茶懂礼的吧!
“习茶礼修身性”茶艺培训
礼者始于衣冠。习茶艺,从着装开始。在4位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志愿者们换上美美的汉服,排着队来到友爱厅学习茶艺。伴随着古典优美、和谐轻扬的音乐,青青老师(茶文化老师、设计公司文创产业负责人)带领小志愿者们开启了茶文化学习之旅。
01/茶具和茶叶
首先,青青老师给孩子们一一介绍了桌旗、茶壶、品茗杯、茶碗、茶荷、茶勺、茶巾等茶具及功能。
三才杯——是盖碗的另一种叫法,它分为三个部分,盖寓意为天;碗寓意为人;托寓意为地;有天地人和美好寓意。
公道杯——盛茶的工具,起到均匀茶汤浓度。
品茗杯——品尝茶汤的杯子,续茶速度(恒饮、适量)
茶巾——茶巾又称为“茶布”,用麻、棉等纤维制造,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茶旗——美化桌面。
茶荷——主要用于置茶中,但也兼具以下多种功能:承装茶叶后,供人欣赏茶叶的色泽和形状,并据此评估冲泡方法及茶叶量多寡,之后才将茶叶倒入壶中。
茶洗——用于盛喝茶剩下的垃圾。
轮到自己动手学习如何摆放茶具时,小志愿者们谨记青青老师的指导:动作一定要轻,不能发出过大的声音,也不能窃窃私语,要用心去学习那些细微的动作。茶具使用讲究礼仪,这是为了尊重整个茶艺过程,无论是主人和客人都要保持敬重之心。对待茶具同样如此。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在茶艺学习的氛围下,大家变得认真而安静。
识得茶具,亦要认得茶叶。青青老师依次为大家讲解了茶叶的六大类: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并简单介绍了不同茶叶的特征。通过亲自看茶叶、闻茶香,小志愿者们对茶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在青青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更用成都话唱起了手语茶歌,认真又稚拙的模样,皆是努力成长的样子。
02/盖碗茶语
“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是大茶馆”。喝茶,就是成都人过日子的一部分。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享誉一方的“盖碗茶”了。盖碗茶是成都市的"正宗川味"特产,茶铺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是随处可见。
小志愿者们对盖碗茶的由来充满了好奇,青青老师便将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端茶的故事娓娓道来。盖碗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关于盖碗的盖子摆放也有不同的门道。
加水——(斜插)凉茶——(叩地放)续水——(盖朝天)
外地人(想加入聊天中)——(斜放)收钱——(叩放)
小费——(大钱在下,小钱在上)留茶——(茶食放钮上)
留茶留座——(盖放椅子上)
投诉——(茶盖、茶碗、茶托拆开一字摆开)
认真学习了这么久,是不是该上手了呢?
盖碗冲泡从拿杯开始:大拇指和中指,负责拿碗身,而食指负责固定盖子,三个手指头的顺序可不能错哦,不然会烫手哦。
青青老师给孩子们讲泡茶喝茶时淡定从容,翻杯温杯,提壶斟水,动作连绵、轻柔,泡茶手势自然优雅,整体动作一气呵成。一举一动透出熟练与优雅,让小志愿者们佩服不已。
“习茶礼修身性”茶礼展示
午饭后志愿者们稍事休息,便开始了下午场的活动。
01/小小茶会
活动开始前,大志愿者们贴心地为小志愿者准备了点心和水果;小茶童们则认真有礼地给每位小志愿者倒好茶汤,共同开启下午的小小茶会。
茶会期间,青青老师随机询问了大家上午的学习成果,短暂的学习后小志愿者们已能分清茶叶的基本特征,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茶的不同感受。
有了坚实的基础铺垫,接下来便是泡茶、敬茶礼仪的学习。在青青老师的指导下:
茶童席地而坐轻轻用茶荷放置茶叶,轻轻拿起杯盖,用茶勺缓缓将适量茶叶放入碗中,右手拿茶壶倒入适量开水,盖好茶碗,双手捧起盖碗茶放入茶盘;茶人双手接过放有盖碗茶的茶盘,步伐轻盈的将茶送到喝茶人面前。两人相对而立鞠躬行礼接过盖碗茶并道谢。
02/茶礼展示
伴随着家长的入场,正式进入茶礼展示环节。每一位小志愿者亲手将自己泡好的茶,为一旁的家长奉上。稚嫩的双手,捧出一片孝心,千言万语都化为一杯感激之茶,让爱与感恩在亲子间相互传递升温。“儿子能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学会表达爱意,传递内心的情感,我非常开心”,一位妈妈感动地说道。
“习茶礼修身性”,以茶为媒,以茶修身,中国的礼仪优雅而大方,行坐卧立无不有礼。奉茶礼、伸掌礼、鞠躬礼等小小的动作皆蕴含着大大的深意,在孩子们心底久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