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送清凉,浓浓关怀沁人心。为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归属感与幸福感。7月31日上午,贾家街道联合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贾家街道工会联合会和贾家街道交警支队,精心组织“情系新业态,夏日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暖心座谈与站点服务“双轮驱动”,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一片“绿荫”。
一、党建领航,架起连心桥梁
活动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拉开帷幕。一场以关爱与服务为主题的座谈会,成为街道与新就业群体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平台。会议伊始,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重点解读了《成都市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暖心十六条》政策要点,传递市委市政府及街道对新业态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与暖心支持。座谈会特别倡导新就业群体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贾家街道工会联合会向参会人员介绍了街道辖区内的4个职工驿站站点信息,鼓励各新就业群体人员到驿站“充电”歇脚,同时向大家宣传说明新就业群体保险等福利政策;贾家街道交警支队的同志则引用近期各类交通事故案例倡导新就业群体开展户外工作时注意交通安全。
在困难和需求征集环节,外卖员、快递员代表踊跃发言,精准反映了工作中的“痛点”:如荟储1期、五洋家园等小区存在配送“进门难”问题,以及部分区域快递存放点缺乏监控或门卫监管,存在快递丢失赔偿问题等。街道领导认真倾听记录,表示将把这些问题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解决。
二、暖心寄语,传递组织温度 贾家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付文科在讲话中强调,党中央高度关注新就业群体的发展与权益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付书记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就业群体面临的三大挑战:劳动关系界定需明晰、社会保障体系待完善、职业社会认同感待提升。他表示,街道始终是新就业群体的坚强后盾,在已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各部门工作人员要“俯下身、听心声”,用心用情解决好大家的困难和委屈。此次座谈会不仅是需求的“摸底”,更是情感的“联结”,旨在传递街道的关心关爱。 贾家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徐敬翠在发言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畅通渠道,双向奔赴。街道将持续收集大家的需求,各群体也要善用表达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二是凝聚共识,共解难题。欢迎新就业群体充分表达意见,街道将努力回应关切;三是理性沟通,依法维权。希望大家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理性,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徐主任强调,服务新就业群体是街道义不容辞的责任,期待大家与街道携手同行。 三、站点联动,精准服务送清凉 现场为前来参加座谈的新就业群体提供了矿泉水、西瓜、绿豆汤、降温贴等防暑物品。 座谈会后,街道领导为与会的新就业群体代表送上包含小风扇、冰袖、毛巾和水杯的“清凉礼包”,并合影留念。与此同时,活动另一条线同步展开:在街道办事处门口商业街集中分发点,以及便民中心站点、电信站点、前进路站点等3处职工服务站点,志愿者们热情洋溢,为往来奔忙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和环卫工人等送上清凉物资。 志愿者们在服务中“口手并用”,不仅递上解暑物品,更详细介绍各职工站点位的位置与服务功能,发放宣传单页,着力提升站点的知晓率与使用率,让“清凉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找得到、用得上”的温馨港湾。 此次“情系新业态,夏日送清凉”活动,是贾家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实做细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倾听真实诉求、传递政策温暖、送上切实关怀,有效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对街道的认同感。下一步,贾家街道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尊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注入新动能。